安全生产大于天。一点点小纰漏都有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尤其是某些“危险”行业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更不能有丝毫马虎。
年8月3日,《常州日报》第3版刊发了一则社会新闻,标题为:“瓶装液化气阀芯漏气致惊魂一刻”。
相关新闻报道新闻说,溧阳有位范先生,将家中钢瓶送至当地一液化气供应站检测并将气充满,一天早晨一走进厨房间,范先生夫妻俩就闻到了浓浓的液化气味道,随后感到头晕胸闷,赶紧开窗通风。“范先生向供应站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家中的减压阀或者灶具导致的漏气,与气瓶质量无关。”然而,事后经检测证明,恰恰是钢瓶阀芯皮圈老化导致的漏气。“经过多次调解,双方达成一致:供应站负责人带着水果和元现金,上门慰问范先生患病妻子。这起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液化气泄漏,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情。最近几年,因天然气、煤气泄漏而引发的重大事故并不少见。有的造成了严重的财物损失,有的甚至造成了巨大伤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血的教训应当引起所有人的警惕。然而溧阳这个供应站的工作人员,太不负责,在接到居民反映情况的电话后,一不做现场调查,二不向同事领导汇报,直接在电话中口头推卸了责任。太不像话了!难怪范先生向溧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并要求道歉赔偿。就冲供应站那名工作人员的态度,范先生的要求完全合情合理。
网络图片,这要是不安全就相当危险各个行业都有各个行业的特殊之处。行业从业人员,一定要根据行业特色,遵守规章制度,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天然气、液化气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就是大事,后果绝非一个小小的工作人员可以承担得了。所以,该供应站的一个工作人员马虎,就意味着该供应站的管理有大问题,绝不可掉以轻心,应当从严从紧抓好安全工作。
新闻说,供应站负责人带着水果和元现金登门慰问,然后事情就得到“圆满解决”了。看起来这一个纠纷是得到了解决,但是供应站内部的安全隐患有没有得到圆满解决?不得而知。这才是大事。
千万不能含糊了事就这么“混”过去了啊。但愿他们以此为契机,认真抓好安全工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