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13569.html

6月10日早上5点半,江苏扬州一居民楼突然起火,一楼火势凶猛,不断冒出浓烟,门窗已经被烧毁,墙壁被熏黑,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一家三口正在熟睡。孩子父亲被呛醒时,火势已太大无法逃生,孩子父亲只能从窗户大声呼救,并将孩子扔下!

这时候,有位好心邻居连裤子都来不及穿,只穿着内裤就跑了出去,一把接住了从楼上扔下的孩子。

孩子被好心邻居接住后,孩子父亲也从二楼跳下,孩子母亲因为火势凶猛无法逃生导致昏迷只能等待救援。

了解情况后救援人员立即进入火场内部展开救援,在浓烟中,救援人员将孩子母亲救出,医院接受治疗,起火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夏季到了

炎热的天气也是火灾多发的季节

家庭火灾一定要注意

家庭火灾引发的原因敲黑板

划重点

引起家庭火灾的主要原因分为人为原因和电气火灾。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人为火灾大致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厨房用火不慎。使用煤气灶、液化石油气灶时,锅壶盛水过满,加热后水溢出熄灭火焰,而照常放出的煤气、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发生爆炸燃烧。炒菜时,油锅过热起火。将做饭烧过的柴火、煤柴灰等物随意倒在室外,有些木炭中的火并未完全熄灭,一旦遇到大风天气,将火星带到室外,极有可能将其引燃酿成火灾。这种火灾,农村尤为突出。

2、生活、照明用火不慎。居民夏季用灭蚊器或蚊香,由于蚊香等摆放不当或电蚊香连夜通电,而招致火灾;停电时用蜡烛照明时粗心大意,来电后忘记吹灭蜡烛或点燃的蜡烛过于靠近可燃物,也会酿成火灾。

3、吸烟不慎。在家中乱扔烟头,致使未熄灭的烟头引燃家中的可燃物。酒后或睡觉躺在床上、沙发上吸烟,烟未熄人已入睡,结果烧着被褥、沙发,造成火灾。有些居民家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吸烟容易引起火灾。

4、小孩玩火。儿童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火的危险性,对火有很强的好奇心。儿童玩火的常见方式有在家玩弄火柴、打火机,把鞭炮内火药取出,开煤气、液化气钢瓶上的开关。而且小孩子如果独自在家,一旦起火,由于小孩不懂灭火常识,常常惊慌逃跑,躲进角落等,从而使小火酿成火灾最终造成悲剧。

家里最易发生火灾的区域敲黑板

划重点

1、厨房。因为日常做饭烧水需要用火的地方几乎都在厨房,燃料、食用油以及使用燃气都在厨房,因此要加强厨房用火防火意识,以防发生火灾事故。厨房的物品要归类摆放,易燃物最好不要放在厨房中。燃气灶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产品,使用过程要有人看管,用完后及时切断气源。

2、卧室。卧室中的火灾杀伤力极强,特别是人们熟睡时,很少有人是被火烧死,更多的是吸入大量有害烟气致死。由于卧室的衣物、家具、窗帘、被褥、地毯等均是易燃物品,所以做好卧室的防火工作十分重要。

3、客厅。客厅是家中家具比较集中的地方,而且有许多易燃的装饰物件如窗帘、垫子等,以及较多的电器设备,一旦发生火灾,这些东西都极易燃烧,因此,客厅防火也不可不重视,离开居所或就寝前应小心检查。

4、阳台。特别是一些开放式阳台堆放有杂物,遇燃放烟花爆竹或楼上扔下的烟头等飞来的火种,阳台就成为火灾蔓延的媒介。

家庭火灾的预防敲黑板

划重点

1、经常检查家中的电气线路是否有破损,电线是否裸露、发烫,以及家中电器是否属超负荷使用等,如发现电线老化严重应及时更换。

2、正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选择安全可靠的电源开关,出门前关闭电源。电器的电源插头在不用时要及时拔掉,防止来电后长时间通电使绝缘层被击穿发生短路而引起火灾。

3、定期检查厨房内的液化气灶导气软管是否漏气,厨房的燃气具是否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在使用燃气具时,是否开窗通风,切勿漏气时操作加热罐体、倒卧罐体。使用液化气、煤气、天然气时不要离家外出。用完后应关好开关避免气体泄漏。

4、检查家中的电视机、取暖器等家用电器的位置摆放是否合适。各种家电停止使用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对性能不良、质量不过硬的家电应及时维修、更换。

5、检查家中的香水、指甲油和打火机等易燃易爆日常生活用品是否放在阴凉干燥处,不可靠近热源、火源、阳光可照射的地方。家中不要存储过多的易燃物品。

6、检查家中楼梯口、阳台是否堆放杂物,最好不要安装栅栏式封闭阳台和防盗窗,防止发生火灾事故后,切断自己的逃生之路。

当然

这些逃生知识一定不要忘

编辑:程慧婕余彬

推荐阅读

全民消防我行动

大手牵小手,平安到永久

“身边的夺命杀手”怎么治?电动车规范性文件接连出台

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

全民消防我行动

热血好男儿,真正男子汉!

6岁弟弟拉着姐姐火场逃生,每一步都堪称“自救教科书”!

全民消防我行动

千名快递员化身宣传大使上门派送“消防快递”

宝宝消防总动员第二弹!大手牵小手,平安到永久!

你敢相信吗?这些画作竟出自他们手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