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对欧洲人来说注定格外寒冷,由于对俄制裁导致俄欧天然气合作基本处于“流产”状态,欧盟各国不得不通过“各显神通”的方式来寻找解决天然气危机的方法。

像一些欧洲小国由于本身天然气需求量就不大,能够接受高价的液化气,这样至少能勉强撑过今年冬天。还有一些像德国这样天然气需求量特别大的国家,如果依靠进口液化气来保证天然气的供应,那将是一大笔财政支出,这就相对不切实际了。

因此,德国和法国等国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囤积天然气,德国更是努力储存天然气即将达到最大储气量,尽管还是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但至少能保障最基本的供暖,至于真的暖不暖,那就要看德国百姓自己体会了。

欧洲天然气价格居然暴跌了?

从逻辑上讲,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从对俄制裁后就一直在涨,但是现在却出现了暴跌的迹象,这就颇为反常了,其背后的原因又是怎样的呢?

据环球网援引法媒报道,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各国领导人满世界找天然气,花高价买了许多高价天然气,本来这种交易只要按时把气送来就好了,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满载液化气的运输船来得早了点。

据悉,不知是约好了还是巧合,突然之间大量的运输船就挤满了欧洲各个港口等待卸货,由于港口有限且存储设备有限,很多船还在等待卸货,有消息人士声称,全部卸货完毕最少也要等一个月的时间。而短期内造成的供大于求的情况才是让欧洲天然气短期价格暴跌的真正原因。

据报道,欧洲短期天然气价格现阶段已经跌到了负值,低至每兆瓦时-15.78欧元,这也是欧洲史上最低的价格了。可惜史低价格却让欧洲消受不起,一切都是因为这些船来得太早了,欧洲还未入冬,消耗量还未进入高峰阶段。

俄罗斯的杀手锏会失效吗?

我们都知道天然气是俄罗斯最有效的“王牌”,现在欧洲天然气短期价格暴跌,岂不是欧洲就可以借此机会脱离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了?实则不然,欧洲天然气期货的长期价格并没有因此受到波及,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等到欧洲天然气消耗量上升之后,短期价格也会再次暴涨,现在的情况只不过是一出“乌龙”罢了。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环球时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