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液化石油气市场中充斥着违法行为,液化石油气的安全隐患贯穿经营、充装、运输、使用各个环节。
“检查发现当事人充装的18只液化石油气瓶超期未检验或已达到报废条件。”
“当事人在未取得液化气气瓶充装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从事液化气的气瓶充装活动,并且对未定期检验的气瓶进行充装。”
“当事人在明知不能达到气瓶充装条件且未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的情况下,仍然擅自从事气瓶充装并无证照销售液化气。”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接连公布的一批“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暴露出我国液化石油气市场存在着巨大安全风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早前公布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截至年底,我国城市液化石油气的用气户数约万户,覆盖约1.13亿用气人口;县城液化石油气的用气户数约万户,覆盖约万用气人口。据记者了解,长期以来,我国液化石油气市场中充斥着违法行为,不少企业游离于监管之外,严重威胁着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隐患贯穿各个环节
将液化石油气充装进特种钢瓶内进行储存、运输和供应,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俗称煤气罐,是当时我国家庭灶具的主要气源。虽然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管道覆盖率逐年提高,但液化石油气由于流通性强、成本低,在许多城市的老旧小区以及天然气管网未覆盖的县城仍被大范围使用,是许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召开的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该局特种设备局一级巡视员高继轩指出,今年以来,收到各地上报涉及翻新“黑气瓶”相关违法行为案件52件,其中查实翻新“黑气瓶”案件2件,涉嫌翻新“黑气瓶”案件6件,充装超期未检或报废气瓶案件17件,无证或非法充装案件11件。
“超过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或来路不明的液化石油气瓶,安全状况不明,发生泄漏、爆炸等危险的概率大大增加。”高继轩指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液化石油气行业存在的安全问题远不止于此。“液化石油气的安全隐患贯穿经营、充装、运输、使用各个环节。从气源上讲,一些不法经营企业会往液化气里掺二甲醚,造成气瓶阀橡胶密封圈的腐蚀而易发生泄漏;终端用户的配送环节也非常不规范,缺乏专业人员配送,有的甚至允许用户自己去拉,导致这种危险化学品在‘最后一公里’运输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此外,经营企业对用户用气环境负有定期安检的责任,但却很少去落实,导致隐患重重。”
据记者了解,由于大量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的存在,液化石油气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燃气行业事故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燃气事故起,其中液化石油气导致的事故多达起,占比近60%。
以北京通州区伊品羊杂馆“5·13”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为例,年5月13日,由于气瓶连接灶具的橡胶软管破损致燃气泄漏后引起爆炸,造成7名人员受伤、房屋顶冲击坍塌。调查报告显示,店内安装的燃气设施由店主自行购买安装,由不具备燃气经营资质的个人配送,且使用的燃气灶具和调压器均不符合国家标准。
而就在近日,广东东莞一居民驾驶私家车运液化石油气瓶引起自燃爆炸的事件,再次引发舆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