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心健康,也就是形气神的健康。人的形气神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而情志,包括情绪、意志、观念、禀性等等,就属于神的层面。最常见的情志要素,就是情绪。
情志是怎样影响到人的健康的?我们日常处理情绪的误区是什么?应该怎样纠正?下面我们以情绪为例,说明一下情志和健康的关系~
01
当你有了情绪,比如说生气了,这是在神的层面有了变化。
生气之后,血脉喷张,气冲头顶,全身血气流动加快,这是神对气的影响。
气血乱行之后,上冲头脑,可以使人中风偏瘫,这是气对形的快速影响;不良的情绪和不畅的气血运行,可以让人不想吃饭,消化吸引不良,长此以往,人要么不能吸引营养到身体而消瘦,要么积累了多余的营养不能用而肥胖,这是神和气对形的缓慢而长期的影响。
以上所说,是非常粗暴的。还有一种比较精微的影响。
当人生气时,气被存到了人的仓库(胃)里面,由脾来管理,当脾胃装不下、转不动时那就只有按类再分给各个主管的脏腑,那么这些生的气就转给了肝脏系统,储存在肝系统的肝胆、眼睛、筋、指甲、肝胆的经络里。
就像煤气开始是气体,经过压缩后变为液化气的液体,再加压则可成为固体。人的气也是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是气,变成液体之后就是人体的积液、囊肿、水饮、痰湿等等,如果更多气压缩后就成了固体,也就成了结节、肿瘤等等。
情志就是这样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02
那么我们日常处理情绪的误区都有哪些呢?
以生气愤怒为例,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不允许自己生气。
因为我们认为生气会伤身体啊,生气会有损个人形象啊,会让人际关系紧张啊,所以我们不允许自己生气。
第二,生气之后,我们不允许自己表达出来。
表达生气,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会被人认为是不成熟,不稳重,不平和,不宽容,不大度,所以生气了就憋着。
第三,我们认为是外界的环境让我们生气的,所以要改变环境。
外界环境是客观现实,是不易改变的,尤其是社会大环境和生活中众多的人事物,你是无法改变的。
但面对同样的情景,有些人却没有生气,这是为什么呢?不在环境而在人,而人是比较方便改变的,但也不是容易改变的。
需要强调的是,不生气,不是我们强迫自己做到的事,而是我们通过疏导自己的内心,要达到的境界,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方式或方法。03
那么正确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第一,允许自己生气。
生气,是一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人的生气,和山上草木茂盛很有生气的生气,是相通的,如果人不生气,也不能正常生长。
所以我们要允许自己生气,我们要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第二,生气之后,允许自己合理的表达。
生气之后,当众骂人、打人肯定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行为,才是真的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和个人形象。
我们可以用激烈的行为表达和释放生气的情绪,但是最好选在无人的环境,如果没有,可以先跟周围的人解释好,再行动。
可以放声大骂,可以摔打东西,也可以跑步消耗气力,更可以冥想,在虚空中尽情释放自己,选择合适的、方便的、喜欢的方式即可。
第三,不强求改变外界,也允许别人的行为和情绪。
你可以有情绪,那别人自然也可以有情绪,每个人有情绪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和处理他们。
我们要允许任何人有情绪,并且可以表达情绪。
等情绪都合理表达了,心里和身体都清空了,那你的心量就更大了,再遇到以往会让你生气的事,你也不会生气了,首先你可以容得下它,其次你可以运化释放它。
所以,生不生气,伤不伤身,完全看自己!04
以上内容,是药师对于情志问题的讲解,我只是转述一下,如果有不对之处,应该是我理解的不到位,请大家谅解。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系统的领域,我所转述,九牛一毛,如果有同道对这方面感兴趣,欢迎一起交流学习探讨!
建木医社,一个用心做事的真中医传承平台。贯通天地人,承传真中医。求真务实,止于至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