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考上博士啦!”
年,农家女孩肖晶晶拿着录取通知书,眼含热泪的冲进家门。
她多年的苦读终于有了回报,即将被保送到加拿大读博。
而她最感谢的,莫过于三十年来,扛煤气罐将自己抚养成人的父亲肖崇阳。
就在父女两人相拥而泣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平静。
肖晶晶
肖晶晶前去开门,谁知门刚开一条缝,两个中年男女便自作主张的闯了进来。
他们看见肖晶晶后,笑得合不拢嘴,前看看后看看,一个劲的拉扯她。
“你们是?”肖晶晶问道。
“闺女,你不认识我们了?我们是爸爸妈妈呀,听说你考上博士了,特地来祝贺的!”
肖晶晶面对眼前的景象一头雾水,她回头看向自己的父亲肖崇阳,不料父亲竟也在默默点头。
他颤颤巍巍的开口道:“唉,终归还是有这么一天,闺女,眼前这两个人确实是你的亲生父母......”说罢泣不成声。
肖晶晶和肖崇阳
夫妇俩瞅了肖崇阳一眼,轻蔑地说:“以后别跟着他过了,我们会支持你的。”说罢拿出了一张银行卡,塞到肖晶晶手里。
“这里面有50万,就当是见面礼了,足够几年学业的开支。以后咱们还是一家人,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这个景象让肖晶晶不知所措,愣在原地沉默不语。
那么,肖晶晶的身世究竟是怎么回事?她与肖崇阳是什么关系,最后的结局又如何?
肖晶晶小时候
雪地里捡到女婴这件事情还要从年的冬天说起,肖崇阳彼时是一名退伍军人,跟妻子齐春兰过着清贫但惬意的生活。
那天下着大雪,气温低至零下5度,肖崇阳夫妇从外面回家,在路上偶然听到一阵婴儿的哭声。
两人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是很怕真的有小孩,却被他们粗心错过,所以仔细听了一段时间,循着声音一路找了过去。
没想到,路边垃圾堆里有一个襁褓,打开盖布一瞧,里面真有一个小婴儿!
大雪一刻不停的下,已经把小孩埋住了,婴儿可能是被放在外面太久,脸色冻得发紫,大概是身体很不舒服,所以一直哭个不停。
肖重阳见状,赶紧把自己的军大衣脱下来,孩子是个女孩,一个人出现在垃圾堆里,很明显是被人遗弃了。
但是夫妻俩本性善良,生怕是孩子的父母事出了事,才无奈把孩子放在路边,所以在周围等了许久,甚至把附近的房屋都找了一圈。
结果当然没找到人,两人便想把小孩送到警察局,让警察寻找她的亲生父母。
但就在这时,孩子忽然不哭了,齐春兰连忙查看情况,原来是冻得太久,孩子的健康岌岌可危!
他俩顾不上去警局了,医院,检查结果让夫妻俩松了一口气,孩子只是略微有些受凉,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夫妻俩甚至自掏腰包给孩子做了全身检查,发现没有先天残缺,是一个健康的小孩。
从医院出来后,夫妻俩就把孩子送到了镇上的派出所,想让警察帮忙找孩子的父母,结果公告贴了出去,警察也到处问了,但是没人承认自家丢了个女儿。
孩子的父母一直没有出现,这代表着这个刚出生的孩子是个弃婴,如果没人收养,这个孩子会被送去孤儿院。
夫妇俩虽然没有文化,但也知道,小孩如果从小没有父母,心理会产生极大落差,进而影响一生。
他俩考虑良久,最终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并且给孩子取名为肖晶晶。
齐春兰的身体不太好,所以跟萧重阳两个人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孩子,直到在雪地里捡到萧晶晶,夫妻俩觉得这就是他们跟萧晶晶的缘分,所以彻底放下了生孩子的念头,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她身上。
萧重阳退伍后,在镇上一个工厂上班,祁春兰则没有工作,加上身体不好,一直在家休养。
夫妻俩的生活过得一直很简朴,但是对肖晶晶却很舍得,怕喂米汤会导致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就想方设法的给孩子买营养品。
当时肖重阳的工资不高,原本夫妻俩人就不够花,这会多了个孩子,经济上捉襟见肘。
可是,肖崇阳义无反顾的把重担扛在了肩上,他除了在厂里上班,还在外面找了两份零工,每天早上四五点出门,做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
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看着笑容越来越多的妻子,以及乖巧可爱的女儿,肖崇阳觉得生活还是很美好的,一家人生活虽然不算富裕,却也幸福。
但是这样平静的生活,随着萧重阳的下岗被打破了。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萧重阳只能去做苦力挣钱。
最开始几年,他是去拉板车,后来因为踏实肯干,被人介绍了一个新的工作,帮人送煤气罐,一个几十斤,负责扛上楼。
肖崇阳自此以后,半辈子都是在扛煤气罐里度过的,他是退伍军人,本来拥有健壮的身躯和笔直的脊梁,但是在日复一日的苦力劳动中,佝偻了几倍。
即便如此,生活还要往肖崇阳身上加重担。
年,齐春兰病情恶化,父女两人不约而同的做了一个决定——掏空家里的积蓄给齐春兰治病。
他们一个希望妻子能好起来,一个想要妈妈健康,然而在花空家底后,齐春兰还是一病不起。
临终之前,齐春兰决定把肖晶晶的身世告诉她,她怕自己走了之后,女儿从别人嘴里知道自己的身世,会怨恨他们夫妻二人。
到那一天时,她自己已不在人世,当然不会伤心,可他担心自己老实的丈夫接受不了打击,也怕肖晶晶会因此跟肖崇阳产生隔阂。
但这个想法显然是多虑了。肖晶晶从小就很懂事,她生长在一个虽然不富裕,但是充满爱的家庭,也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所以自己很努力,成绩相当优秀。
知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之后,肖晶晶虽然惊讶,却也很平静的就接受了,因为他跟父母除了没有血缘关系,其他跟亲生的并没有区别。
父女二人竭力陪伴齐春兰走过最后一程,最后在不舍中,齐春兰闭上了双眼。
临死前,她向丈夫嘱咐道:“我走以后,日子还得继续过,你如果碰到合适的,还要再找一个,你们一起把晶晶供养成才......”
此时萧重阳还正值壮年,但他只是假意答应妻子,却没有选择再娶。
自从父女俩相依为命,肖晶晶读书更用功了,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为了给父亲减少压力,开始勤工俭学。
她在学校的成绩相当出色,不光获得保研资格,还在几年后拿到了加拿大一所学校的博士录取通知书。
女儿考上了博士,肖崇阳很是开心,准备带着女儿去看看妻子,没想到就在这时,家里来了一对夫妻,于是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亲生父母给50万认亲话说,肖崇阳为人老实,心地善良,即使在有可能失去女儿的关头,他首先考虑的也不是“保住女儿”,而是担心怕自己拖累女儿,希望询问女儿的意见,看她是不是渴望跟亲生父母走。
于是,他把夫妻俩请进房里,还倒上热茶,希望就此事共同商讨。
起初,四人坐在客厅里,一时无言。
但夫妻俩很快打开了话匣,他们拉住肖晶晶的手,一阵嘘寒问暖,从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到这些年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统统做了询问。
但肖晶晶显然无法接受这一状况,对他们的做法非常抵触。
“闺女,为了庆祝你重新回家,我和你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希望能帮到你。”
男人掏出一张银行卡,塞到肖晶晶的手中,说:“这里头有50万,够你这几年的学习开销了,另外,这也是感谢肖家对你的养育之恩,从此以后两不相欠。”
肖晶晶听完这话,立马皱起眉头,她平静地把银行卡还了回去,说:“我没有别的父母,只有养育我的这两位而已。”
夫妇两人听到这话,面面相觑,声音里马上带了哭腔,他们也明白,女儿没那么容易相认,本以为掏出50万,应该有所帮助,但如此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闺女,我们也是有苦衷的啊!爸爸妈妈不容易。”
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讲述起了往事。
原来,夫妻俩还有个大女儿,但两人重男轻女思想比较重,一直想第二胎生个儿子。
结果看到又生了个女儿后,两人万念俱灰,冲动之下便产生了遗弃的念头。
但往后的时间里,他俩越来越感到后悔,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会为抛弃了女儿暗自流泪。
而他们之所以厚着脸皮找到长大成人的肖晶晶,也并非追求虚荣,而仅仅是为了赎罪。
肖晶晶一声不吭的听着生父母的忏悔,心里的愤懑之情愈发高涨。
她礼貌且坚决的说:“我明白了,但现在我刚刚考上博士,要跟父亲去向母亲报喜,请你们带上钱赶紧走。”
生父母知道,肖晶晶是无法轻易接受他们的,一番解释后,只好悻悻离开了。
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并没有随着拒绝而完结,反而在生父母的一番操作下,变得全国皆知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从肖家走后,两人并没有放弃要回女儿的计划,反而开始动起歪心思了。
那时,各大电视台流行播放寻亲节目,无数失散的家庭通过节目组的努力,最终重新团聚。
生父母为了达成目标,居然报名了寻亲栏目,企图让媒体作势,迫使肖晶晶回归。
就这样,两家人走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在聚光灯下接受全天下的审视。
一开场,主持人先介绍了两方的情况,然后由肖晶晶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那天大雪纷飞,我一个人躺在腐烂的垃圾堆里,如果不是我的父母前来救我,养育我,恐怕我早已死去了,所以在我的心里,只有他们才是父母。”
夫妻两人走上舞台,死死抱住肖晶晶,哭的肝肠寸断,那个素未谋面的姐姐也出现了,一声声好妹妹叫的婉转动人。
但肖晶晶却始终一脸冷漠的样子,放任亲生父母哭诉,看着他们的表演,仿佛在看一场闹剧。
哪怕是被现场观众以及主持人指责太冷漠无情、没良心,她也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依旧很坚定地表示不会相认。
最后,她向全体观众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她是这样说的:
“也许你们认为我自私冷血,罔顾亲情,但请你们知道,我与亲生父母是一个镇子的,之间不过相隔几公里,他们将我遗弃在垃圾堆里,几十年间从未出现,一分钱没有供养过我,全靠我养父养母劳苦费心的把我拉扯长大,各位可以想想,为什么只有在我考上博士以后他们才出现呢?在那之前他们又在做什么?有在我成长过程中提供过一丝一毫的支持吗?所以,不论各位怎样诽谤我,我绝不会相认!”
等肖晶晶真诚说出这些话之后,众人的想法就发生了度的转变,觉得错的不是肖晶晶,而是他的亲生父母,这样为人父母,还有在女儿最辉煌的时候找上门来认亲,也是世所罕见。
原来,早在肖家委托警察寻找父母时,生父母便假装不知情,没有相认;后来齐春兰治病耗光家底是,夫妇俩明知女儿有困难,还是没有出现;在肖晶晶大勤工功俭学赚学费时,他们还是置若罔闻,偏偏在她即将飞黄腾达时,倒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谈起亲情了。
最终,在肖晶晶决绝的态度下,认亲以失败告终。之后,她便安心去留学了
其实,肖晶晶本来是不打算去留学的,因为她想早点工作,为父亲减轻负担。
但是肖崇阳却表示,读书能让她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他还能扛几年煤气罐,让女儿安心读书。
怕肖晶晶不愿意,他又解释道:等女儿回来,家里的顶梁柱就换她来,自己从此好好休息,等着女儿孝敬。
最终,肖晶晶出国读了博士,毕业后没有留在国外,回了老家。
此时,肖崇阳年龄大了,终于不用再干体力活,而肖晶晶也如愿找到好工作,带着父亲过上了平静且温馨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