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的巴以冲突吗,除了铁穹反导系统以外,还有一样东西意外走红,那就是“莱阳钢管厂”。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带着大家来看看中东战场上的那些“黑科技”和“莱阳钢管厂”与中东的故事。
“莱阳钢管厂火箭弹”我们先来看看巴以冲突中的这枚哈马斯导弹
上面清晰地写着“山东莱阳钢管厂”,甚至还有编号,许多网友戏称这是中东导弹来自中国。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莱阳钢管厂火箭弹”是网络流传的一个梗,而这些照片早在年就有了。当时以色列拦截了一些走私武器,其中的一些导弹上就印着类似的文字,以色列媒体就因此说这是来自中国的火箭弹。
不过这些“莱阳产的火箭弹”原本并不是真的武器,只不过是哈马斯武装利用中国造的民用钢管来制作的山寨版“火箭弹”,跟咱们国家的武器没有一点关系。
如果仔细看这些图片,我们会发现这些弹体上有一串编码,这是我国建筑材料的编号,而这些火箭弹上面的则对应着我国的“低压液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听不懂?那我就用它的民间叫法,俗称“自来水管”。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了,所谓的“莱阳钢管厂火箭弹”就是个乌龙事件,后来莱阳钢管厂还专门发布了一则声明,表示这些钢管只是中国出口给中东一些煤气公司的输送管道。至于它为什么变成了火箭弹,这就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我们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大家别乱说,我们不了解不表态。在发布完声明之后甚至还向全世界推销了一波自己的钢管,不得不说,质量好不好我们不知道,销售能力还是有一手的。
那么除了“莱阳钢管火箭弹”这个梗,中东地区还有着很多武装“黑科技”。
“中东奇葩武器:煤气罐迫击炮”首先是中东智慧人民造出来的“煤气罐迫击炮”,大禹觉得这玩意和前面的火箭弹原理上有点相似。
弹头使用了废旧的煤气罐,里面装满炸药,接口安装了一个撞击引信,弹体焊上一根细水管,里面装着可以爆炸的材料,后面再加上几个尾翼,保证炮弹不会飞歪。
好家伙,这一套下来简直跟正经炮弹没啥区别。然而炮身的管子是个难题,过大过小都不合适,不过这可难不住智慧的中东人民。他们找来下水道的管道,粗细合适,结实耐磨,拿过来切割打磨一下,往地上这么一立,好了,超大口径迫击炮就这么完成了。
虽然丑是丑了点,精准度也差得离谱,不过就凭煤气罐这么大的弹头,火药的威力都快赶上战列舰的舰载炮了,就算缺点很多,不过这么大个的炮弹估计放倒一座楼是没问题。这让大禹想起来了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使用的“没良心炮”,这不就是中东翻版嘛。
不过这种固定的炮台真打起来会变成傻子武器,既不能瞄准又不能移动,就是敌军的活靶子。所以,聪明的中东人们又想出来新招数了,“煤气罐火箭炮”升级版。
不能瞄准?好办,加个螺栓不就能调节发射角度了嘛。角度不对?测量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不过发达的现代科技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台iPad,什么角度都能给你算出来。不能移动?更简单了,在下面安个轮子,再找个拖车,只要有油,从中东打到太平洋都行。不够高级?行,自走炮高不高级?那就改,煤气罐迫击炮固定在装载机的铲子里,利用液压系统调节发射角度,由于装载机的载重量大,多加几个炮筒子也没问题,瞬间变成“自走火箭炮”。打完一轮炮弹,转头开着装载机跑路,连司机都省了,这玩意要是用在游击战上,估计能把得对面打自闭。
不过煤气罐迫击炮的重点自然是在弹头上,毕竟配置再厉害,威力不行也是白搭。而这些煤气罐大部分估计也是进口的,有可能就是我国的民用煤气罐。你们是不是很纳闷,一个煤气罐,他们难道不能自己造?这还要进口?当然了,在我国,煤气罐是很常见的民用品之一,但它的技术含量可没那么简单。
煤气罐首先要安全、耐压,正是这个特点,当它作为炮弹的时候,才能保证不会被发射时的高压震碎。而且煤气罐的加工精度很高,型号和大小基本一样,能保证炮弹的口径相同。再加上煤气罐价格低廉,正常也就是人民币左右,聪明的中东人民就理所当然地利用煤气罐当作“炮弹”了。
刚才说到了游击神器“装载机火箭炮”,那就不得不提到中东战场的另一项机动神器“皮卡”。
“中东奇葩武器:皮卡战神”在很多新闻、纪录片、游戏、电影中,我们对中东战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辆皮卡上站着几个士兵,握着机枪扫射。
然而现实的确如此,无论是中东还是北非,是正规军还是私人武装,装着各种武器的皮卡车变成了战场标配。
先来看看最基础的,皮卡上装一挺高射机枪,既能无脑扫射,又能火力支援。要是有防空需求,装一个高射炮,打个轻武装飞机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个基础上升级一下,要求打击火力,也好办,装上无后座力炮、迫击炮。要炸碉堡炸楼房?装个火箭炮,瞬间把碉堡地基炸飞。
最离谱的还有武装直升机上的火箭发射巢,只要皮卡拉得动,没有武器不能用。
把这些武器装上去,真打起来的时候再拉上一群人,与印度的“摩托化机动部队”梦幻联动。
皮卡虽然有着极高的机动优势,但比起来坦克、装甲车什么的,除了跑得快,其他方面几乎没法比,特别是防御设施。别说能不能扛炮弹了,一旦机枪扫到轮胎就没戏唱了。不过优点还是有的,皮卡成本低、数量多、油耗低,再加上皮卡结实耐磨,走个什么土桥破路都没问题
武装皮卡最初成名是因为年的利比亚与乍得的冲突,一手游击皮卡立下神威,从此之后中东战场到处都是皮卡战神。然而传统的美国皮卡虽然厚实,但是油耗高,价格也贵,所以中东使用的大多数都为日本的丰田皮卡。近几年由于中国汽车行业崛起,长城皮卡也渐渐出现在了中东战场上,要知道,物美价廉的东西中东可是最喜欢了。
前面我们说到,皮卡虽然机动性强,但是防御能力几乎为零,那咋办啊?别着急,聪明的中东人民又给我们露了一手。
众所周知,“煤气罐火箭弹”和“皮卡战神”的制造已经够脑洞大开了,“自造坦克”你见过没有?
“中东奇葩武器:自造坦克”想要轻型装甲车?皮卡包上几片铁皮,上面装个转动机枪,完成。
轻型装甲运兵车?找辆卡车,外面包满铁皮,连窗户都扣上,完成。
陆地巡洋舰总不能造出来了吧?再找辆卡车,外面还是包满铁皮,后面加个旋转炮塔,稍微改造成舰炮的样子,完成。
这些离谱的东西都造出来了,有本事造辆坦克?
这个可不简单,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套一个铁皮仿真坦克外观,再加上两个装饰用的履带,下面还是车轮,“中型坦克”不就出来了?虽然它不是真的。
想要更逼真的?好办,卡车再加全覆盖铁皮,套个炮筒出来,这不就是德国的重型坦克?
没履带不叫坦克?放心,中东人民永远不会让你们失望。拖拉机外套加厚铁皮,随随便便加一门炮,重型履带坦克不就出来了嘛。
什么?这些炮都是冒牌货?不是真坦克的炮台?卡车拉着T45坦克炮塔,初代坦克也不过如此。
其实大禹也觉得,这些民间制作的“坦克”太幼稚了,现代战争怎么会没有高科技武器呢。别着急,他们还真做出来了高科技装甲车。
一辆由轿车改造的铁皮全封闭装甲车,虽然从表面看它连个窗户都没有,别说上战场了,上路都费劲。但是仔细观察后,就能看到这辆“装甲车”装了四个摄像头,前面三个后面一个。车里面同样装了四块监视屏幕,用来观察周围环境,这个算得上高科技了吧。
不算?行,让你们看看中东人民的智慧。
这辆“装甲车”的武器配置虽然只有一挺机枪,但是最离谱的事来了。这个机枪竟然是遥控的,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坐在里面的操作员可以利用游戏手柄来控制机枪射击。
小编搜集这些资料的时候,真想感叹一句“高手在民间”啊!
这些中东战场“黑科技”确实奇葩,但其背后的原因也让人无奈。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国家长期生活在战乱中,他们也不会连煤气罐这种常见民用品都要靠进口,而且还要改造它们用来打仗。
而一个国家的民用产业是可以反映出军用工业的,只有强大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才能保证高水平的国防能力。同样,如果民用飞机和汽车制造都十分发达了,军用飞机和坦克工业就一定更厉害。
不过这个道理并不适合反向利用,比如上世纪强大的苏联。当时世界最强大最先进的坦克和战机都是它们造出来的,不过苏联民用品却让人难以直视,普通平民连面包都快吃不上了,还在玩命造飞机坦克,最后也就成了一堆废铁。
而我国的工业科技发展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当然也要感谢一位在南海画圈的老人,希望我国未来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