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市区馨海名郡小区的孙女士一家人正围着一个卡式炉吃小火锅,正当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时,卡式炉底部突然喷出火苗,家人眼疾手快,及时用湿毛巾盖住了起火点,这才避免了一场险情。每年降温的季节,用便携式卡式炉吃火锅成了不少餐饮店和市民的选择,然而由此引发的险情并不少见。消防人员提醒,卡式炉虽然方便却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科学使用,按规范操作。正吃着饭时桌上的卡式炉喷火了孙女士家的险情发生在10月18日12时,当时她和家人们正围着一个卡式炉享用美味的火锅,谁知大家吃得正尽兴时,炉底突然喷出了火苗,一家人顿时大惊失色。当天13时,记者赶到了馨海名郡小区4楼的孙女士家中,在饭桌上看到了这个闯祸的简易卡式炉,炉子左面有个可以放置小锅的灶头,右面固定着一个小气罐,通过一个旋钮控制气罐的放气量,从而控制灶头启闭和火候。回忆刚刚发生的一幕,孙女士心有余悸:“中午我们一家人围着这个炉子吃火锅,谁知炉子底下突然喷出了火苗,大家吓得立即后退,我的家人赶紧抓着湿过水的厚毛巾盖了上去,这才把火苗扑灭,之后就有一股臭味飘了出来。我检查了炉子,发现连接气罐的部件坏了,漏气后就燃起了火苗!”孙女士说,她是去年冬天看到邻居家使用这种烧小气罐的简易卡式炉吃火锅,觉得不错,于是也买了一个。“卡式炉是一种简易加热设备,体积小,携带方便,在饭桌上用它加热食物真是太省心了,我就动了心。后来看网上有商家搞优惠促销,就花了80多元买了这个卡式炉。没想到今年刚用两次就漏气了,险些闯祸!”孙女士惊魂未定地说。不少饭店和市民青睐“卡式炉”10月18日15时,记者来到市区通灌路海宁小区采访了市民张先生,他表示,他们一家都爱吃火锅,于是4年前买了个卡式炉,之前使用时曾出现过漏气的问题,后来返修了两次,现在时不时还会拿出来用。他认为,只要炉子不漏气,用起来问题不大。记者又来到盐河路一家餐饮店,此时店内宾客如云,不少餐桌上都放着卡式炉烹煮着美味。经理李先生透露,卡式炉如今是各类餐饮店的“标配”,几乎取代了酒精炉。“固体酒精炉频繁发生事故后就渐渐退出了市场,卡式炉就流行起来了,它体积小,加热方便,客人也愿意接受。”李先生说,“但卡式炉使用的是可燃气体,所以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如果金属部件损坏或者罐体破损,就会导致气体外泄,遇到明火可能会起火或发生爆燃,所以我们都会对服务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一定要确保客人的安全。”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不少市民和餐饮店都从网上或小市场内购买卡式炉,有的卡式炉使用的燃气罐罐体上并未标明生产日期等信息。记者随后从两个网络购物平台上搜索“卡式炉”,发现商品种类繁多,价格也从40元到元不等。市区大庆路一家灶具销售店的负责人李先生说,卡式炉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各类饭店、烧烤店和部分居民,正规的卡式炉产品都有《检验合格证》,炉具与气罐必须严丝合缝,密封性好,确保无气体泄漏,燃气罐内的燃料必须是液化丁烷气。卡式炉和燃气罐上都要注明生产厂名、厂址、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严禁回收空罐重复使用。但有些市民贪图便宜,会购买“三无产品”,长期使用这类不合格产品,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消防:请科学使用卡式炉10月19日,记者来到了市消防救援支队海昌路消防救援站采访了负责人冯高,据他介绍,卡式炉是时下流行的生活用品,许多饭店、市民日常烹饪都会使用,但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起火、爆燃甚至爆炸等险情,不仅使财物受损,还会引发人身伤害。冯高提醒市民,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卡式炉,点火前要保证气罐是首次使用,并检查接口处是否漏气,严禁将燃气罐体倾斜、倒置。不要把卡式炉当暖炉使用,不要在密不透风的场所使用,更不能在有强风或热风的环境中使用,因为强风会吹灭火焰,而热风会使气压上升从而引起爆炸。冯高随后还指出,靠近易燃物或窗帘的地方不能放置卡式炉,在烈日下或附近有明火和其他热源的地方也不能使用此类炉具。其次,要定期检查此类设备配备的燃气罐,看是否还在有效期内,以免引发安全事故。市民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选择安全性过关、耐热性能好的产品。最后,如果卡式炉配备的燃气罐内的燃料尚未用完,不要随意丢弃,可以打开卡式炉的开关,但不要点火,把气罐里面的气体排空再行处理。一般卡式炉燃气罐里装的是丁烷,虽对使用年限没有明确说明,不过一般建议在2~3年内用完,放置时间过长又未使用的燃气罐最好不要再使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