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主要含有NaHCO3、Al(OH)3、CaCO3。

2.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

血红蛋白(Hb)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CO。

3.医院放射科检查食道、胃等部位疾病时,常用“钡餐”造影法。用作“钡餐”的物质

是:硫酸钡。

4.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有些是用电镀加工成古铜色的硬铝制成,该硬铝的成分是

Al-Cu-Mg-Mn-Si合金。

5.液化石油气早已进入家庭。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6.装有液化气的煤气罐用完后,摇动时常听到晃动的水声,但这种有水声的液体决不能

私自乱倒,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种液体是含碳稍多的烃,和汽油一样易燃烧,乱倒易发生火

灾等事故。

7.我国古代书法家的真迹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使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使字迹久不褪色,这

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8.在字画上常留下作者的印签,其印签鲜艳红润,这是因为红色印泥含有不褪色、化学

性质稳定的红色物质,它应是朱砂(硫化汞)。

9.不粘锅之所以不粘食物,是因为锅底涂上了一层特殊物质:“特富隆”,其化学名叫

聚四氟乙烯,俗名叫塑料王。

10.若长期存放食用油,最好的容器是玻璃或陶瓷容器。

1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2.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

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

兴奋;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13.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

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4.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

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15.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

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

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糖类――口腔中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蛋白质――胃中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

氨基酸被吸收

脂肪――小肠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

16.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17.血液凝固以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

18.①运输氧;②运输养料;③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④吞食病菌;⑤调节

体温。

19.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

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20.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

和。21.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

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22.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

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

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23.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如果"抽薪"以后,

便能制止液体沸腾。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

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4.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

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25.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

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26.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27.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

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8.我国地势和地形

三大阶梯,西高东低

一二阶梯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一阶梯:以上

二阶梯:至三阶梯:以下

29.地形: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2/3。

五大基本地形:山岭、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30.四大高原:青藏、黄土、内蒙古、云贵

31.四大盆地:柴达木(地势最高),塔里木(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四川、准噶尔

32.三大平原:华北、东北、长江三角洲

33.三大丘陵:山东、辽东、东南

34.水能蕴含量全球第一,6.8亿千瓦

35.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和浙江)、洪泽湖(江

苏)、巢湖(安徽)(面积由大到小)36.鄱阳湖:我国面积最大的湖

37.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38.青海察尔汗盐湖:我国最大的盐湖

39.最低湖泊:新疆艾丁湖

40.海拔最高:西藏霍尔泊湖

41.我国三大伴生矿: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

铁矿

42.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居全国之冠,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居第二,贵州是低值中

心。

43.旱灾为我国自然灾害之首,北方春旱,长江中下游夏秋旱,华南秋冬旱

44.行政区划: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宁夏回族、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西藏藏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45.朝鲜族:长鼓,跳板、长鼓舞。

46.蒙古族:马头琴,那达慕大会

47.哈萨克族:冬不拉,古尔邦节,肉孜节

48.傣族:两面鼓,泼水节

49.藏族:神鼓,晒佛界

50.壮族:合欢萧,三月三

51.苗族:芦笙,芦笙节

52.彝族:葫芦丝,火把节

53.回族:开斋节

54.大气层分层:对流层:10-20km,对流强烈,雨雾雨。升高秒,降低6度

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km,水平流动

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0km,对流强烈,温度随高度降低

暖层:中间层顶到km,紫外钱吸收太阳辐射,温度随高度上升

散逸层:暖层之上,由带电粒子组成,是大气向星际空间过渡

55.辐射逆温:地面冷却快,大气冷却慢,气温倒置,黎明最强

56.地形逆温:山坡降温快,冷空气下降山谷,暖空气被迫抬升,温度倒置

57.平流逆温:暖气流平行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下面冷却快,上面冷却慢。

58.江淮准静止锋:形成梅雨

59.云贵准静止锋:南下冷空气被阻挡,贵州高原北的贵州冷,贵州高原南的云南晴朗。

60.地壳元素前八名: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占97.13%,其中氧占地壳50%,硅占25%

61.地震成因: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

62.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63.洋流引发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海水异常升温,我国北旱南涝,暖冬,登陆台风减少。

拉尼娜:海水异常低温,我国南旱北老涝,冷冬热夏。

64.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

65.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66.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67.思维和存在第一性的问题是世界本原问题,区分唯物和唯心,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

题,区分可知论不可知论。

6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看世界,认为发展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形而上学是片

面的、静止的、孤立的看世界,否认矛盾,把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外力。

69.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70.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其他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总特征是联系和发

展。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本性,是一个相对真理,运动的、实践的、发展的、客观的是重要

特征,也是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是联系和发展。

71.马克思哲学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

7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石。

74.规律是事物发展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5.任何一种具体联系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76.意识的产生三个阶段:无生命的物质到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命到高等生命

的感觉和心理,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77.意识在本质上看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78.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对

物质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

7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本质。

80.矛盾是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81.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8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

8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4.量变是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外在表现为静止的、稳定的;质变是突变,变成新事

物,开始新事物的量变。

85.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周期性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

现事物发展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8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五对: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现实性和可

能性、必然性和偶然性。

87.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

两者的区别是确定的,在世界普遍和永恒的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却别又是不确定的。

88.内容是事物内部各种元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89.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90.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

9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93.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

次飞跃意义更重大。

9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的观点是

马克思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9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相对性,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实践不排斥逻辑证

明,但逻辑证明最终要回归实践。

96.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资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人口因素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担不起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97.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9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99.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

立的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指社会意识

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文化传媒等。国家政权是上层建

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资条件,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阶级对立的实质是一部分人占有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

动。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是两种基本的国

家类型。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必须在一定的客观形式和主观条件下才能

发生。社会革命(区分社会改革)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承认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总路线:无线阶级领

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领导权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

本标志。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动力是工人(根本动力、最可靠的盟友)、农民(根本动力、主

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之一)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之一、具有两面

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

大众的矛盾。

.中国革命实际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形成

的主要标志。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群众路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

.新民主主义经济: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体两翼。实现工业化(一化,主体),完成对农业、

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三改,两翼),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四个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针。.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核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十五大修改后的党章将邓小平理论确

定为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

同富裕。

.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

.邓小平指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

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十八大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邓小平反复强调: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

会主义根本原则。

.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大陆与海峡三通:客机直飞,轮船直航、邮路直通.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在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

为民。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

.三个代表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方法统筹兼

顾。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根本)、政治建设(保证)、文化建设(灵魂)、社会建设

(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

主义荣辱观(基础)

.四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全面从严治党(保证)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精准扶贫: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

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异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

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自由贸易试验区:现有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挂牌7个

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

.亚投行:初始成员国57个,域内37个,域外20个。

.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三个支撑带: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

.四大板块: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优先发展

.中国制造: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

转变,年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互联网+: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形态,和

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

.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年10月26日至29日在京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奋斗目

标来制定。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

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

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

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

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

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

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

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

展。

.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四个考验: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

.四个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

.全面依法治国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新时代中

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

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要紧紧围绕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制度改革是全

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深化文化改革,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

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升科学执政、民主

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

系,建设廉政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经济制度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产品和服务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自由市场经济:美国社会市场经济:以德国为代表注重社会福利的市场经济

政府导向市场经济:以日本为代表,政府干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

制度。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年《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理论来源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克思政

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物质资料生产的四环节、三要素:

.四环节:生产(决定性作用)、分配、交换、消费(后3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合成

生产资料。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前提和基础,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有反作用。

经济制度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

义制度。具有稳定性。

.经济体制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

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改变自身性质。

.经济是指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分配等活动,以及在

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分为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

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短决

定(商品的价值有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决定,衡量劳动量的尺度是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

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生产效率成反比。(一定时间内,

劳动者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效率的提高,导致产品数量增多,使用价值量增多,单个商品

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如果个别劳动的效率提高,单位时间内产品增多,但产品价值量不变,

因为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

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自给自足,商品经济以社会大生产为基础,以交

换为直接目的。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资承担者,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是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等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转化为社

会劳动。

.价值形式的发展: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头牛=1担谷)、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

式(1头牛=1担谷,1头牛=10包盐、1头牛=2把石斧)、一般的价值形式(1担谷=1头

牛=10包盐,牛充当交换中介)和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

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一种货币符号。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

的,执行货币职能的一种信用凭证和符号。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引发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通货紧缩:物价水平持续下降或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经济现象。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

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施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价值规律促进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

改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最初表现形式为货币,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如设备、厂房、原料、燃料,是剩余价值产生不可缺少的物资条件。可变资本(劳动力):工人工资。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产生。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劳动(动词)是劳动力(名词)

的使用。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资本的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商业资本指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和不变资本类似。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竞争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在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购买(货币资本)、生产(生产资本)、销售(商品资本),分别为剩余价值的产生准备条件、生产剩余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3个职

能。

.货币资本: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生产成本: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商品资本: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固定资本:以厂房、设备、机器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价值逐次转移到产品中。

.流动资本:投入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包括全部可变资本和部分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资本主义再生产为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增加厂房,扩大规模)和内涵扩大再生产(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相对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市场主体:在市场上从事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企业

是市场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主体。特点是目的性、自主性和主动性

市场主体的分类:家庭(数量最多)、企业(最具活力),中介机构、事业单位、政府

(特殊的主体)

.现代企业制度即现代企业体制,指现代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或实现形式,是以完善

的企业法人为基础,以公司制企业为典型形式的企业制度。

.我国现代企业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价值规律为基础,通

过供求关系来反映,供求关系和价格的相互作用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供求机制、价格

机制、竞争机制构成了市场机制的主体。

.恩格尔系数:是食物支出占总指出的比例,衡量人民生活水平。

大于0.6为饥寒型,0.5到0.6是温饱型,0.3到0.5是小康型,0.3以下是富裕型。

基尼系数:用于表示居民间收入分配差异情况,数值介于0和1之间。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指股票指数。

.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

量。

.需求量的决定因素:商品功能、消费者偏好、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状况各种相关

产品的价格变动及广告宣传、消费信贷。利息率等。

.生产要素:指企业为生产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

能力

.供给量:一定时间内,企业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对某种产品愿意出售并能够出售

的数量。

.供给量的决定因素:产品成本、相关产品价格、生产要素价格、政府的租税和补贴

政策,商品的销售价格。

.需求法则:需求量随价格升高而减少。

.边际效用:家庭消费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为总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

产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叫边际效用。消费的产品越多,人的满足感会减弱,边际效用

递减。

.供应法则:供应量随价格升高而增加。

.边际成本:企业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各种投入要素的数量与其价格的乘积,构成

总成本,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叫边际成本。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单独从一个市场看,市场供求平等就达到均衡;所有市场同

时均衡,所有价格同时决定,为一般均衡或全部均衡。

.福利经济三大社会目标:最大的选择自由,最高的经济效率,最优的收入分配.帕累托最优状态:任何形式的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

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即达到最优状态,一点改变都会影响其他)

.管制价格:最高价格,最低价格,双面管制价格(规定最高、最低价格),绝对管

制价格(定价),相对管制价格(如股票波动幅度在10%)

.管制价格对经济的影响:资源使用不当、产品分配不公、产品质量变异、黑市交易

盛行。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方式中,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类

市场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市场要素: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规则

.产品市场:可供人们消费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

.要素市场:指用于生产资料产品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合称商品市场。

.农产品市场特点:地域性、季节性、规模性、生态性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进行流动和交换的场所及劳动交换关系的总和。流通的是人的

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

.服务市场:第三产业

.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

系的总和。特点:交易方式的多样性、市场价格的特殊性、卖方垄断市场的常态性。

.产权市场:以产权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功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配置。

.房地产市场:房产和地产市场。房产交易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让渡,地产交易仅

是使用权的让渡。.完全竞争市场:买卖双方人数众多,交易对象为同质的、无差别的产品,要素自由

流动,进出市场没有障碍,所有买者掌握充分信息,不需要搜寻费用,交易成本为零。如果

所有市场均为自由竞争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完全竞争市场现实

中基本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农产品市场类似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行业只有一个卖家、众多买家,没有相似的产品或良好的替代

品,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存在进入障碍,其他企业难以竞争,(电,高速公路等)

.垄断竞争市场:企业数量多,企业之间彼此独立、产品有别、进出较易(小商品市

场)

.垄断竞争市场竞争包括价格竞争、品质竞争和营销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企业极少,企业直接相互依存,产品同质或异质,进出不易(汽车

行业,钢铁行业,石油行业)

.市场监督:1.法律监督2.行政监督(财政监督、银行监督、审计监督、工商行政监

督、物价监督、质量和计量监督)3.群众监督(社会团体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

.按劳分配:按照劳动价值进行分配,即进行必要的劳动扣除后,根据个人提供的劳

动分配报酬。

.按劳分配的特点: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分配的

唯一原则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还取决于企业效益。

3.按劳分配不能以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因为劳动时间必须在商品交换中实

现的价值价值为尺度。4.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劳动者先取得工资,然后用工资购买消费

品,实现消费品的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照生产收益进行分配,即根据各个要素对产出的贡献分配报酬,

包括资本(利息、利润、红利、股息、资金)、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

.我国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在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

产力的根本任务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所决定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

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总和。

1.只计算经济活动成果2.只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只计算对外提供或自产自用的货

物价值和对外提供服务价值4.只计算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GDP在一定程度上

也能反映。

.国民生产总值:即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

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初次分配可能分给非常驻外国人,本国常驻单位收入也可能来自在国

外创造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可能等于、小于或大于GDP

.国民生产净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中

新创造价值的总和,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净额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未分配公司利润-社会保险金-应付未付工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税费支付+转移支付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宏观调控的目标:充分就业、长期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内在矛盾: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

.宏观调控手段:法律手段(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

策、发展规划、计划,间接地、主要的手段)、行政手段(行政命令)政府投资(国有资产

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调控方式:直接和间接、供给和需求、实物和价值

财政收入: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

要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内容:税收主体、税收客体、税收环节

税收的主体

1.征税主体:通过行政权力取得税收的各级政府及其征税机构。

缴税主体:主要税法规定的具有缴税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

税收客体:税收的对象即标的物,统称税种。

.税种根据内容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关税

根据能否嫁接:直接税、间接税

根据计税标准:从价税、从量税

根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价内税、价外税

.税率:固定税率、比例税率(部分数额大小,按照相同比例)、累进税率

(根据税额大小变化).财政政策: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属于宏观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调节经济周期可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根据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不同功能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国债钱用于投资,

增加投资,降低税收,增加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国债发行,提高税

率,减少投资,减少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和中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调节、国债调节、财政投资、财政补贴(企业补贴、价格补

贴、社会救济)

.货币:侠义的货币指流通中的现金和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广义的货币还包括定期

存款和储蓄存款。

.信用是借款和贷款相结合的价值运动。还本、付息是两大基本特征。

.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管理银行的最高金融体系,它对货币的供给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中央银行具有法定准备金率的制定权和货币的发行权,成为货币的最高控制者和最终供给者。

.利率体系:基准利率、市场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扣除通胀率)、固定利率

和浮动利率(是否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优惠利率是指对特定的

部门进行利率优待,促进该部门发展)

.决定利率的因素:货币供求、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国家经济政策和国际

因素

.利率的作用:储蓄、投资、通货膨胀、金融机构、对外经济

.我国金融机构有银行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银行机构:目前,我国以基本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

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银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农村商业

银行

.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

.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

机构

.保险公司:形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体,多种保险形式并存,多家保险公司共同

竞争,共同发展的保险体系。组织形式有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一般只设在北京和经济特区。

.货币政策的目标: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政策工具: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优惠利率

补偿性政策工具:利用一般和选择性政策工具时实行的辅助性措施,主要有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

.价格指数: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指标称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货币发行量大于流通需要量,货币贬值

.起因: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物价上升。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没有超额需求情况下,由于供给成本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超额需求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治理:

紧缩性政策:紧缩性财政、紧缩性货币、紧缩性收入政策

物价政策:通货膨胀垄断公司推波助澜,可制定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

供给政策:减税(主要刺激供给机构增加供给),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给微小企业松绑,减少政府对企业的限制,让企业更好地扩大产品供给币种改革:废除旧币种,发行新币种

.通货紧缩: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发行量小于流通需要量,货币升值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物资条件是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以流通领域为主要形式的阶段、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并行的阶段、加速发展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发达国家主导、信息技术是主要驱动力、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生活越来越国际化的产物和表现。

.我国面临的经济安全问题:战略资源、关键产业、金融风险、弱势群体、经济犯罪

.国际贸易原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由于拥有不同的自然优势和后天优势,两国在同一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别。

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绝对差别,只要有相对差别就为国际

贸易提供了可能。原则:两优取重,两劣择轻赫克歇尔-俄林(H-O):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国家有自己的优势,不同国家优势的相互结合可以使成本降低,认为要素禀赋的不同构成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世界贸易组织的性质: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关贸总协定的继承组织,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列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的三大支柱,是全球唯一的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互惠互利原则、公平竞争和贸易原则、市场准入原则、透明度原则、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注:最惠国待遇:给惠国给予受惠国或者与该受惠国有确定关系的人或物的优惠,不低于该给惠国给予第三国或者与第三国有确定关系的人和物的优惠,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享有同等民事权利的地位。国际贸易最主要最一般的方式是单边贸易。

.国家收支平衡表又称国际收支差额表,它是一种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项目及其金额的统计报表。它综合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金额。

.汇率:汇率是外汇买卖的折算标准。是指一国货币单位兑换成另一国货币单位的比率,即一国货币单位用另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价格。

.汇率的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币来表示。大多数国家使用直接标价法。如1美元等于6.4人民币。多个国家都使用美元作为外币单位标准,美元成为关键货币。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币。英国一向使用间接标价法。

.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盯住汇率制),影响汇率变动一个重要的长期的根本性因素是相对通货膨胀率。

.国际金融组织:又称国际金融市场机构,指那些从事国际金融经营管理等业务具有超国家性质的金融组织。

全球性政府间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洲际间国际金融组织(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区域内一些国家建立的国家金融组织(亚洲清算联盟、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等)

.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民法法律制度、商法法律制度和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法律制度。不包括刑法法律制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