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几多代价
——“错别字”类素材拾零
字祖仓颉,辛劳造字。世上文字种种,汉字独领风骚。形体秀美,音义一体。然此一枝独秀的表意文字,有人用之,并不珍惜。一时疏忽也好,功底欠厚也罢,仅因错写一字,造成的失误,酿成的悲剧,于个人,于家庭,于集体,于国家,可谓甚矣。
江西修水县义宁镇百姓燃气有限公司的液化气站,由于县建设局批文将“储配站”写成了“储备站”,导致这个投资万元招商引资项目无法营业。为了这一个错字,燃气公司,“花了14个月,跑了30多个部门,盖了多个印章,各类审批材料多达40公斤”,却依然拿不到证件,无法正常营业。“储配站”“储备站”,一字之差,建好的气站成了一座“死站”,万元面临“打水漂”。
一字一千六百万,修水县建设局拿百姓的钱交了沉重的学费,令人扼腕。然而,由于一字之差,制造的麻烦,酿成的悲剧,岂止修水一例;付出的代价,带来的后果,岂可都用金钱度量。
“定”“订”之差赔偿减半
长沙某公司与河南一棉花供应商签订了棉花收购合同,并交纳了合同定金万元。后来棉花价格暴涨,河南供应商单方面终止合同。长沙公司通过法院按适用定金原则要求对方双倍返还定金万元。但由于签订合同时该公司负责人错将定金的“定”“订”字写为预订的“订”字,只获得返还的“订”金万元。
简评:修水燃气公司也好,长沙某公司也罢,毕竟是公司,倘若一个下岗工人付出这样的代价……
“年”“月”之差七倍代价
大连市的李先生以95万元购买孙先生住房一套,付现金42万元,约定剩下的53万元一年内一次性还清,逾期不还,将给对方5.1的年利息。但李先生误把“年”写成“月”了。后来,李先生未履约,孙先生将李先生起诉到法院。法院虽无完全支持孙先生按月息5.1支付利息的要求,但依据考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高于银行同类贷款的四倍的规定,判决李先生在5日内给付孙先生利息16万余元。一字之差,李先生竟然得多给孙先生14万余元。
简评:李先生因一字之差,付出七倍代价,这钱出的窝囊,学费交的惨重。
至高无上“雇”“故”之差哭坏全家
有一户人家,父子俩在外做生意,婆媳俩在家里种地。父子俩忙不过来,就雇了一个帮手。一天,老父写了封信寄到家里。婆媳俩都不识字,便求人念信。那人看了信,说:“生意不错,只是死了一个人。”婆媳一听,就痛哭起来。
同村一个人正准备外出,听到哭声,就问一个小孩是怎么回事。小孩信口答道:“他们家死了一个人。”几天后,这个人碰巧遇到了做生意的父子俩,连忙说:“你们还不赶快回家!你家死了一个人。”父子俩一听,泪如雨下,立即连夜往回赶。回到家里,四个人一照面,都感到莫名其妙。互相询问了事情的缘由,才知道是因信中写错了一个字引起的。信中把“雇了一个人”写成了“故了一个人”。
简评:好在同村人碰到了父子俩,否则,婆媳俩不只是痛哭,严重的话,真要“故”人了。
“派”“抓”之差叔公被抓
韩复榘主政山东,堂叔想谋个差事。他立即写手令,连同其叔的登记表装入封袋,命人送交秘书长速办。秘书长拆封一看,立即派人将老头抓捕关押在军法处。一个多月后,韩召开军政会议,问秘书长:“××老太爷怎么没来参加会议?”秘书长说:“老太爷关押在军法处还没放出来哩。”“混蛋!”韩复榘大发雷霆,“谁把老太爷抓起来的?”秘书长随即取出韩的手令,韩一看写的是“抓军法处”。韩复榘眼一瞪说:“快去请老太爷来开会!”韩老头被放出来后闻知此事,一肚子鸟气,一句话不说,提笔写了一首诗:“一纸公文‘派’作‘抓’,小爷无故坐军法。若教留在济南府,“手令”来时定吓煞。”写好后往韩复榘桌上“啪”地一放,袍袖一甩回老家去了。
简评:韩老爷子可谓幸矣,倘若侄子贵人忘事,您老还有写诗抒怀的机遇吗?
“绕”“烧”之差毁城一座
年,太平军北伐时,曾驻扎在江苏省仪征城外。先行官派小校向主将请示行军路线,正在与人交谈的主将默默地写了个“烧”字。先行官见到手令大吃一惊,但又想军令岂能更改。便下令每人准备一个火把,拂晓前烧城。拂晓时分仪征城成了火城。主将找来先行官,查问为什么烧城,但他看了自己的手令后大呼:“我之过!我之过!我把‘绕’字写成了‘烧’字,好端端的仪征城化为灰烬了。”遂诣求主帅对自己处以极刑。
简评:主帅,汝情可谅,汝罪难恕,纵处汝极刑,仪征能复原乎?
“甲”“寨”之差冤魂六千
年11月27日,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奉命出动B-29轰炸机,轰炸贵州边境六甲地区的日军。可是,机场指挥所却将“六甲”错译成“六寨”。于是,57架挂满炸弹的B-29带着错误的命令出击,飞向位于广西边境的六寨镇,把无数颗重磅炸弹丢了下去。结果,设在该镇的张发奎第四战区指挥所被炸毁,战区司令部和附近部队的1名中将,2名少将,8名上校,多名中校以下的军官,多名士兵,连通聚集在该镇的多名难民,都成了这场错误轰炸的冤死鬼。
简评:“甲”“寨”差别,可谓大矣;字音字形,有何关联?翻译者脑子肯定进水了。
“沁”“泌”之差历史改写
年5月,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南部进行了大规模的中原大战,双方使用了多万人的兵力。战前,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讨伐蒋,商定率军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然后集中兵力一举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但是,冯玉祥的一位作战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公里。这样一来,就使冯玉祥的军队误入泌阳,因而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战机,让蒋军争得了主动权。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玉祥军队处处被动挨打,最后导致中原大战以蒋的胜利、冯玉祥和阎锡山的联军失败而告结束。
简评:倘若冯、阎获胜,中国的历史就可能被改写。纵是不够理想,能比蒋家王朝还差劲吗?
倚靠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13.html